透過募款袋來跟孩子談金錢教育
上週兒子從學校拿回創世基金會的募款袋,
募集發票或是現金,
希望透過大家的愛心來幫助植物人。
我兩個兒子(四年級及二年級)也想共襄盛舉。
回家問我有沒有20張發票?
我回答:現在都用電子載具,
實體發票變得很少很少。
你們如果想要幫助他們,
可以用你們自己的零用錢來捐款(零用錢一天5元)。
小兒子很快地進房間清點他的零用錢,
他想把大部分的錢都拿出來。
就我對小兒子的了解,
他應該不是真的知道捐款的意義是什麼?
只是平時使用零用錢的時機比較少,
他想要有花錢、付錢的體驗罷了。
後來我跟他說,
如果你現在把大部分的錢都花完,
你就沒有錢買聖誕節班上的交換禮物喔!
他想了一下,於是又把一半的錢拿回去放,
後來決定捐115元。
大兒子已經四年級了,
他能體會什麼是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、什麼是捐款?
思考了幾天後,
他決定拿出50元來捐款,
雖然這個金額看似很少,
但對他來說50元其實不是小數字,
至少要10天才能獲得。
而他仍願意幫助別人,
表示他內心是柔軟的、富有愛心的。
我常常告訴我的兒子,
他們是有福的人,
至少他們不需要食衣住行而四處奔走。
有福要惜福,
珍惜自己的福報。
這個福報不能隨心所欲地用完,
而是要積極去種福。
而是要去種植,種更多的福報出來。
怎麼種?
有錢時,我們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幫助別人。
沒錢時,我們也可以利用時間做義工幫助別人、
或是利用自己的專長來協助別人。
就算我們真的什麼都沒有,
我們也可以關心別人、稱讚別人、鼓勵別人,廣結善緣。
這個善緣就是福報的種子。
當我們懂得知福、惜福、培福時,
內心會是溫暖的、幸福的、滿足的、充滿歡喜的。
此時我們是富裕的,因為我們有能力去幫助別人。
透過這次創世基金會的募款活動,
也讓孩子學到如何分配自己的零用錢,
同時也將培福的觀念種植在小孩的心裡,慢慢地深耕然後發芽。
期望他們長大後成為內心柔軟的、有愛的、知足的人

。